作者:在職研究生招生信息網 來源:中國研碩網 上傳時間:2020-02-10 10:32:42
疫情防控是一場阻擊戰,也是一場總體戰,每個人都要自覺增強大局意識和全局觀念。截至2月8日,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確診人數已經達34598,死亡人數723。看到不斷跳動的數字,心還是像被重錘砸下一般,遽然收緊、窒息。在一連串不斷增加的的數字背后,必然是同胞病痛的煎熬,甚至是生命的損失。面對如此情景,我們為逝者默哀,為病者祈禱,為愈者祝福。除了這些,我們還需要如何應對?上海醫療救治組專家張文宏說“現在開始每個人都是‘戰士’,你在家里不是隔離,是在戰斗啊!”
是的。在這場戰“疫”中,每個人都應該肩負起自己的責任和義務。既然是“戰士”,那就應該有嚴明的組織紀律性,就應該自覺服從服務于整體戰“疫”的需要。在家“戰斗”的日子里,我們如何做好“聽、說、想、行”這四件事呢?
聽的真切。要多聽黨的聲音、主流的聲音、一線的聲音。病毒直接侵害人類的生命健康,謠言則損害人類為捍衛生命健康付出的努力。2月4日,世界衛生組織傳染性危害管理司司長茜爾維·布里安德在記者會上呼吁,在防控疫情的同時,防控與疫情相關的 “謠言傳染病”也十分重要。在這樣的緊要關頭,醫護人員在前線奮戰,我們則要筑牢堅實的“后盾”,要同心協力拉起信息“過濾網”,才能為抗擊疫情“減負”,為戰“疫”成績“加分”。我們注意到,在這次疫情中,官方主流媒體充分展示了媒體融合的優勢和作用,很多都有了客戶端,對疫情的實時情況進行全天候報道。所以,我們如果對某個信息不太確信,不妨第一時間打開這些客戶端,聽聽正面的新聞,聽聽黨的政策,聽中央地方政府有什么行動部署。
說的在理。要多說鼓勁的話,打氣的話,正能量的話。這場疫情突如其來,又來勢洶洶。在災難面前,人們難免會出現焦慮不安、惶恐緊張的情緒。因此,廣大的文藝工作者和新聞工作者們擔負起防疫抗疫“宣傳員”和“書記員”使命,記錄下感人的戰“疫”瞬間,講述著防疫抗疫一線生動故事,描繪眾志成城的感人圖景,凝聚了人心、提振了士氣。對于普通民眾,口中的語言也是積極的善意的,正確的語言、溫暖的語言會讓周圍的人正確認識災情,正視困難,溫暖人心、鼓舞加油。俗話講:話有三說,巧說為妙。有時候,好事通過一些人說出來就會變成壞事,就會謠言四起,擾亂人心,迷惑群眾,這樣的語言猶如“精神病毒”,此口在災害面前最好封存。在疫情防控進入爬坡攻堅階段,大家的口都要成為如意口,讓大家多份戰勝困難的信心和決心。
想的智慧。要多想正確的事,積極的事,長遠的事。由于防控阻隔疫情的需要,政府企事業都推遲了復工的時間。對于大多數人來說,度過了一個“悠長”的春節假期。相較之日常忙碌的工作節奏,這段特殊日子相對“平靜”。如何讓這段“平靜”的日子變得更有意義、更充實呢?有時候停下來,是為了更好地出發。我們要利用好這片刻的“暫停”,讓因繁雜事務而煩亂浮躁的心安靜下來,把之前沒有來得及認真研究的事情、沒有來得及仔細思考的問題,重新研究和思考一遍。“淺水是喧嘩的,深水是沉默的。”在這段日子,不妨多讀讀書,盡力汲取精神食量,在安靜的時間里不斷地強大自己,為走好未來的道路積蓄信心和力量。目前的“停擺”是暫時的,疫情終究會被戰勝。因此,我們更要做好準備,做好謀劃,準備的更精、謀劃的更細,以此抵消時間上的損失,爭取創造更大的成績。
行的科學。要聽從指揮,遵守要求,拓展方式。當我們滿心期待地等待合家團圓的時候,卻出現了新型病毒肆虐的疫情。各地方政府迅速做出反應,先后出臺了嚴格的出行和交通管控措施,多多少少打亂和影響了人們的出行安排。但是,疫情就是命令,我們應該充分理解和積極配合防疫部門的要求和指揮,減少外出,減少聚眾,以此有效防止疫情傳播。居家隔離是普通百姓簡單有效的防控方法。居家并不意味著無所事事、縱情吃喝、沉迷游戲,我們應該充分利用網絡等信息化手段,拓展網上辦公、網上教學等方式,不停工、不停教、不停學,目的就是最大限度減少疫情對正常生產、教學秩序的影響。與此同時,我們應該利用家庭環境,科學安排學習生活,積極開展居家健身,讓自己的身體更加健康,抵御病毒入侵。
“自修之道,莫難于養心;養心之難,又在慎獨。”越是在疫情面前,我們越要管好自己的“聽、說、想、行”。唯有如此,我們才會在疫情面前不迷茫,不氣餒,而是去迎接挑戰,戰勝疫魔,重新迎來一個艷陽天。
免責申明:本站所提供的內容及圖片來源于網友提供或網絡收集,由本站編輯整理,僅供個人學習、研究使用,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聯系本站管理員予以更改或刪除。
微信二維碼
官方QQ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