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在職研究生招生信息網 來源:中國研碩網 上傳時間:2019-09-27 13:22:22
《中國研究生》大連通聯站暨大連地區研究生新媒體座談會于海創(大連)科技交流中心5樓卡爾頓會議室成功舉行。
教育部學位與研究生教育發展中心研究生工作處副處長、《中國研究生》雜志副主編高揚,教育部學位與研究生教育發展中心研究生工作處職員、《中國研究生》雜志新媒體編輯劉雅琨以及大連地區11所高校研究生培養單位代表出席本次會議。
會上,高揚老師、劉雅琨老師重點從四個方面與到場的各高校研究生培養單位主要團學骨干進行了意見交流:了解各高校新媒體的運作機制,聽取意見或建議并相互學習;各培養單位代表結合自身運營經驗,就新媒體如何遞推活動這一話題進行了充分交流;就新媒體工作選題機制方面進行了經驗分享與互動交流;針對獎勵機制的實施問題進行了充分討論。
大連理工大學代表:詳細介紹了本校研究生思想政治工作及研究生新媒體工作的開展情況,重點闡述了分類推送、活動話題共鳴、節點推送、服務型平臺搭建的相關看法,并提出建立選題小組實行排班定量做原創與薪、證、選刊、座談會相結合等多項獎勵機制并行的建議。
大連海事大學代表:則就本校公眾號及紙刊,分述了其拍攝、編輯、制作的運營流程,其內容涉及到征文、研究生會建設、年度人物采訪等項目。
東北財經大學代表:采用紙媒和新媒體技術相結合的方式,進行一平臺對多組織的協力運營模式,選題內容多為“人物訪談、研在當下、文藝風向”;分享了對于推送時間的理解以及對于APP報名、官微審核、線下座談固定受眾人群的推送經驗辦法。
遼寧師范大學代表:對于抖音、火山小視頻、B站等新媒體技術有自己的理解,提出了一系列適合本校的試行方案,對于選題方面采用的“榜樣力量、美文推送、就業指導”等一套機制舉措來進行日常運用。
大連交通大學代表:就知識付費問題進行了溝通交流,提出建立互推聯盟的辦法獲得與會人員的一致贊成,提出在不同的時間節點進行精準推送的理念。
大連海洋大學代表:采用紀錄片、微電影和直播課等新穎的推送方式,結合專業導向,區分推送內容,進而組建新媒體運營團隊。
大連大學代表:闡述了本校編輯團隊如何協力運營、有效布局新媒體平臺的經驗措施,提出選題方面要注重趣味性、實用性,像論文查重、幫查成績、表白墻、學分綁定、“雙11”模式推送、吐槽“摔”模式等都是吸引受眾的好辦法。
大連外國語代表:立足選題,介紹了本校“優質原創、優質轉載、優質調研”的運營理念,強調了簡約明了的編輯風格,重在凸顯內容。對于學術科研、職場生涯、技能分享、校園生活、衣食住行攻略等這樣的選題規劃要盡最大努力取得有效的推送效果。
大連醫科大學代表:介紹了本校運營小組的劃分,包括記者組、運營編輯組、活動策劃組等;尤其提到精準推送依賴于運營推送組下技術小組的設立,對于選題方面要注重服務性、功能性;關于把控選題熱度時效的理解,使得其舉辦研究生簡歷設計大賽等系列校園比賽時有著較好的宣傳根基。
大連民族大學代表:根據傳承下來的運營機制分為策劃、圖文、編輯三方面,并結合精準推送理念向不同的受眾人群分設宣傳平臺:預報考人群、在校學生、畢業校友是其現行的劃分機制。對于推送結合活動、融合營銷理念的想法在其公益拍賣、感恩活動中進行了良好實踐。
大連工業大學代表:提出選題要注重利益激勵機制與情懷熱度相結合,內容應避免單調,結合好開學季、畢業季、周年日等類似的時間節點,以此吸引受眾。
在自由研討環節,高揚老師、劉雅琨老師針對各高校代表的發言做了進一步的討論,完善了發言環節中所提到的一些推送方案、選題機制,對新的主題以及如何開展新媒體工作、雜志社與高校合作、互推聯盟的建立、研究生手冊宣傳、在線實習等規劃方案進行了闡述。
最后,高揚老師就本次會議進行了總結,他認為新媒體選題須“有用、有料、有趣”,對最美學位證書設計、最美校園風光評選等實例選題,以及會議中所提到的各種推送理念、運營機制的適用性提出自己的看法,希望以一種平視的角度繼續落實《中國研究生》雜志社以及大連通聯站的工作部署,共同搭建好研究生交流平臺,共同探討研究生教育發展之路,為廣大研究生學子全面發展、健康成長做出應有的貢獻。與會代表也表示,大聯通聯站的成立,為宣傳大連地區研究生教育開展情況,加強大連地區各高校研究生培養單位交流合作提供了新平臺、新契機,紛紛表示將會大力支持大連通聯站的各項工作。
免責申明:本站所提供的內容及圖片來源于網友提供或網絡收集,由本站編輯整理,僅供個人學習、研究使用,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聯系本站管理員予以更改或刪除。
微信二維碼
官方QQ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