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在職研究生招生信息網 來源:中國研碩網 上傳時間:2019-10-22 14:01:35
中國研碩網 我校與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應用型法學博士”合作協議簽署儀式暨培養工作座談會在海淀校區召開。最高人民法院政治部副主任、新聞局副局長李廣宇,政治部宣傳教育部部長連丹波,教育培訓處處長向華;最高人民檢察院政治部副主任鄧云,政治部干部教育培訓處處長秦海威;我校校長馬懷德,研究生院副院長王振峰、何欣;應用型法學博士生導師代表阮齊林、李永軍、來小鵬教授和部分學生代表參加會議。會議由校黨委副書記、副校長常保國主持。
續簽儀式上,常保國分別從應用型法學博士的報考條件、招生錄取、培養特色、師資配備等方面介紹了近年來應用型 法學博士人才培養的具體情況。自2012年、2013年分別與最高人民檢察院、最高人民法院簽署“應用型法學博士”招錄培養合作協議以來,我校已從檢察院、法院系統招錄75名應用型法學博士生,其中已畢業學生19名,畢業率達47.5%。他希望通過本次簽約,可以與兩家單位拓寬合作領域、細化合作方式、完善合作機制,合力打造“應用性法學博士”這一高端特色人才培養項目。
隨后,馬懷德校長代表中國政法大學分別與最高人民法院政治部副主任李廣宇、最高人民檢察院政治部副主任鄧云簽署“應用型法學博士招錄培養”合作協議。
簽署儀式后,馬懷德校長發表講話,他代表學校向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多年來對應用型法學博士招錄培養工作的大力支持表示感謝,對為學校人才培養工作傾注大量心血的導師表示感謝。他指出,“應用型法學博士”這一特色項目是高端法律人才培養的大膽探索和有效創新,招錄的學生具有豐富的實務經驗和一定的理論基礎。學校以培養高端人才為目標、秉承“精加工、大門類”培養理念、制定了單獨的培養方案,提高學生理論水平和學術造詣。他充分肯定了應用博士的聯合招錄培養模式:招生方面由合作單位與學校共同組織、雙重選拔,保障生源質量;培養方式上采取校內外導師協同培養模式,體現培養特色;論文方面針對應用博士特點,鼓勵學生結合自身業務領域進行論文選題與撰寫,合作導師參與評閱和答辯。他表示,應用博士的培養是落實習近平總書記講話精神的重要體現,切實做到了打破高校和社會壁壘,將實務部門的優質教育資源引入高校。本次續簽協議,充分表明了三家單位繼續合作的意愿和決心,學校將在總結經驗的基礎上,進一步提升人才培養質量。最后,馬懷德還希望通過應用型法學博士多年積累的培養經驗,以國務院學位辦探索設立法律博士為契機,在三方共同努力下,進一步深化合作、擴大招生規模、完善培養流程,向社會輸送更多高端實務型法治人才。
續簽儀式結束后,與會代表就應用型法學博士生的培養工作進行廣泛座談。
研究生院王振峰副院長對應用型法學博士項目的設置初衷、培養方案的設計、課程體系的完善和培養過程的特色作了重點說明,該項目對高端型、領導型和專家型人才培養具有引領示范作用。他還簡要介紹了未來在完善培養方案、建立教師資源庫、保障培養質量等方面的初步設想。
隨后,導師與學生代表就進一步完善應用型法學博士培養模式進行深入交流與探討。大家對該項目表示充分肯定,并提出中肯的意見和建議:一是強化學生基礎理論和研究方法學習,二是共享優質實踐資源,探索更豐富的授課形式,三是注重論文選題的前沿性、引領性,結合自身業務工作和實踐問題進行研究與撰寫,提升論文質量,四是加強學生與導師的雙向交流,完善學生與二級培養單位的溝通機制。
討論結束后,最高人民法院政治部副主任李廣宇發表講話。他表示,應用型法學博士招生以來,培養工作成效顯著,社會反響良好。該項目培養模式符合習近平總書記對法學人才培養的總體要求。他希望,在今后的培養工作中,以法律實踐為基礎,注重對法律實踐的學術概括與理論分析,提高運用理論知識解決實踐問題的能力,并表示最高人民法院將與學校共同承擔培養工作,提升培養質量。
最高人民檢察院政治部副主任鄧云在講話中表示,全國各級檢察機關與中國政法大學在眾多領域都有廣泛合作,希望未來可以延續這一傳統。本次合作協議的簽署,既是多年來合作的進一步深入,更是新時期加強合作的新平臺和新起點。他提出今后的招錄培養工作可以適度放寬報考資格,在招生條件和錄取專業上擴大范圍;強化學生在校學習期間的學術交流和理論研究;建立合作導師和兼職教師庫,實現資源共建共享。同時,他還對學生在校學習提出要求,在當好學員的同時,還要當好聯絡員和宣傳員。
最后,常保國副校長從三個方面進行總結。首先,將進一步深化與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的合作,希望合作單位在擴大招生規模、完善培養方案、師資隊伍建設等方面給予學校支持和保障;其次,應用博士生應處理好工學矛盾,珍惜在校學習時光,加強與導師的溝通交流,特別要注重論文質量,避免出現學術規范性問題;最后,研究生院要繼續做好溝通、協調、服務工作,針對本次座談會提出的意見建議進一步完善培養方案,提升培養質量。
免責申明:本站所提供的內容及圖片來源于網友提供或網絡收集,由本站編輯整理,僅供個人學習、研究使用,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聯系本站管理員予以更改或刪除。
微信二維碼
官方QQ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