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在職研究生招生信息網 來源:中國研碩網 上傳時間:2019-10-15 15:14:41
2019年10月12日晚,由研究生院主辦的“學術規范與論文寫作”系列講座在學院路校區科研樓學術報告廳拉開帷幕。本場講座題為“法學論文寫作與研究方法”,由北京大學法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北京大學法學院學術委員會主席陳瑞華教授主講,研究生院副院長劉承韙教授主持。
系列講座主要面對研究生新生。根據全國科學道德和學風建設宣講教育領導小組及北京市科學道德和學風建設領導小組的工作要求,以及切實落實習近平總書記“五.三講話”精神,研究生院每年面對研究生新生開展“學術規范與論文寫作”系列講座,以在全校研究生中樹立良好的學術道德意識,形成嚴謹的治學氛圍。
在本場講座中,陳瑞華教授首先反思了目前法學研究生教育存在的問題,強調了學術規范是學術研究與寫作的最低標準,提出心有大志者要學會做真學問,并從經驗事實、問題意識、概念化、科學論證四個方面,詳細介紹了法學學術研究方法:一是經驗事實,即要研究已經發生過的法律事實,如法律條款、有巨大影響的法律事件、有巨大爭議的法律觀點、法律書籍與文獻等;二是問題意識,強調做學術研究,要透過表層問題,看出制度上的缺陷,同時擺脫制度的缺陷,從而到達理論的彼岸;三是概念化,指出概念是學術創新的基石,并介紹了提出概念的具體方法和路徑;四是科學論證,強調論證過程要注重邏輯,考慮理論上的正當性等。
三個半小時的講座座無虛席,陳瑞華教授結合自己的學術研究經驗,為法大研究生深入淺出地講授了法學論文寫作與學術研究方法,鼓勵大家勇于提出問題,啟發和引導他們進行學術創新。講座在熱烈的掌聲中圓滿落幕,同學們紛紛表示陳瑞華教授用幽默風趣的語言,輔以豐富翔實的實例,道出了法學學術研究的關鍵方法,讓他們有醍醐灌頂之感,受益匪淺。
最后,研究生院副院長劉承韙教授作了總結發言。他對陳瑞華教授的演講給予了高度評價,指出陳教授切中了法學研究的要害,引領了法學研究的正確方向,對我校法學人才培養也有深遠的影響。
本場講座為“學術規范與論文寫作”系列講座的首場,研究生院會陸續開展相關主題的講座,弘揚學術道德,引導研究生堅守學術誠信,遵守學術規范,提高論文寫作能力,培養誠信的科研品格,提高我校研究生整體學術道德水平。
免責申明:本站所提供的內容及圖片來源于網友提供或網絡收集,由本站編輯整理,僅供個人學習、研究使用,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聯系本站管理員予以更改或刪除。
微信二維碼
官方QQ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