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在職研究生招生信息網 來源:中國研碩網 上傳時間:2019-09-05 10:47:48
網絡法學學科是新興的法學專業二級學科。我們法大首開網絡法研究和專業設置的先河,今年考研分數線也創新高。今秋我們為甚要開《網絡法案例研習》這門課呢?隨著人類步入信息時代,社會的發展速度大幅加快,各種新技術、新事物層出不窮,既有法律體系在面對實踐中出現的新問題時越來越捉襟見肘、疲于奔命,法律在信息時代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尷尬境地。在這種情況下,單靠立法的途徑是難以解決的。因此,司法智慧的貢獻度較之立法顯得的更為突出。三大互聯網法院的設立就是明例。網絡法的學習、研究乃至發展,需要格外重視案例的作用,重視大步前行的司法案件中的法理探索和判決結論。源自實踐的司法智慧不斷回應與填補網絡時代的法律發展需求,并以個案形式不斷探索、點滴匯聚、最終反哺于網絡法律理論,促成網絡法律立法的出臺。司法探索對于網絡法治的經驗值得國際分享,這是中國為世界網絡法治發展提供的中國思路、中國經驗和中國智慧的一部分。
本課程的教學目標是啥呢?開設本課程,旨在培養本科學生對于網絡高新技術帶來的社會規范變化保持敏銳的嗅覺和昂揚的興趣:通過案例教學與研討訓練,使同學們更加熟悉網絡法學的基本范疇,掌握其主要理論、規則和案例之規范含義與社會寓意,對網絡案例法學有較為深入的掌握,并在此基礎上積極探索,為后續的系列網絡法學課程奠定基礎。這門課會重點介紹傳統法學理論難以解決的或者網絡時代新出現的法學問題。希望同學們:1.掌握網絡法學案例的基本類型、原則和理論;2.熟悉各類司法問題在網絡法學領域的挑戰和適用,重點體會與傳統法學學科的不同之處;3.理解和掌握網絡法學案例領域的法律法規和著名案例的典型性何在。
網絡法案例研習的形式是講授和討論,以及答疑。我在英國格拉斯哥大學讀博期間參與了導師給高年級本科生的研討課,感觸很深。課前的閱讀量是必要的,課上的積極參與是關鍵的。比如可以每次課開始由學生輪流或志愿總結案情以及爭議點,然后由老師結構化地推進整個案件的共同研討。師生在分析中國名案時,爭取結合相關傳統案件和域外相關案件進行比較,對網絡法的研究獲得更加豐富與深刻的理解。
課程考核方法是考查。考核要求是:3000字案例分析報告,占總成績的60%;出勤、參與研討及其他課堂表現,占40%。相對來說,同學們上這門課還是比較輕松的。在給分上,老師會在恪守公平公正原則下盡可能地給分,請同學們放心。
網絡法學案例研習課程可以作為法學學科主干課程(民法總論、刑法總論、憲法學)的后續基礎課程。歡迎之前上過通識課《網絡空間治理》接著選《網絡法案例研習》,也歡迎法治信息管理專業的大三學生選擇本門課。展望未來,網絡法學各分支的課程均可成為網絡法學案例研習課的后續課程(網絡刑事法、信息安全法、電子證據法、電子事務法、數字經濟法、人工智能法、網絡司法法、網絡國際法等可以視為該課程的后續選修課程)。
免責申明:本站所提供的內容及圖片來源于網友提供或網絡收集,由本站編輯整理,僅供個人學習、研究使用,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聯系本站管理員予以更改或刪除。
微信二維碼
官方QQ群